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夏欣 文/图)11月18日,“聚焦工会服务 助力‘三区’建设”主题采风活动走进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,实地探访“365+”工会驿站、杨旭东维权服务工作室及中色(宁夏)东方集团有限公司,展现工会组织在服务职工、保障权益、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。
智能驿站暖民心 织密便民服务网
当日下午,采风团首站抵达大武口区“365+”工会驿站。作为石嘴山市首家智能开门驿站,这座位于南沙窝锦林幼儿园旁的120平方米空间,凭借自助式电子门禁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,劳动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授权即可一键开门。驿站内,歇脚乘凉、饮水就餐、有声图书、妈咪小屋等功能一应俱全,微波炉、冰箱、修车工具、雨伞等设施配备齐全,外围遮阳棚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空间。

这个“智能驿站”不仅解决了环卫工人、新业态劳动者等户外工作群体的实际困难,还兼具文体活动、班前会议、视频培训等功能,辐射周边20余平方公里,服务职工群众超万人,真正实现了“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、渴可喝水、累可歇脚、伤可用药”,成为矗立在职工“家门口”的温馨港湾,彰显了工会服务精准化、智能化的新趋势。

维权服务零距离 筑牢和谐劳动关系
随后,采风团一行前往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旭东维权服务工作室。面对园区183家工业企业、1.2万名从业人员的维权需求,该工作室创新推出“工会+人社+法院+司法”联合调处机制,将服务窗口前置到产业一线,秉持“小事不出企业、大事不出园区、矛盾就地化解”原则,为职工提供“调、裁、诉”全流程一站式服务。

工作室独创的“四心四情”工作法,以组织关心、平台聚心、维权用心、真情贴心的服务理念,累计成功调处劳动争议案件350件,涉及职工561人,追讨劳动报酬及挽回经济损失748万余元。通过“薪火相传”师带徒计划和“三维赋能”模式,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兼具多重身份的复合型维权人才,2024年开展普法宣传30余场,覆盖职工5000余人次,有效预防化解潜在纠纷,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。
科技赋能强产业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
活动的最后一程,采风团走进中色(宁夏)东方集团有限公司,先后参观东方制造3D车间、企业展厅及钽铌制品工厂。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、世界钽冶炼加工三强企业,该公司传承“三线建设”精神,深耕稀有金属钽、铌、铍、钛等产品研发生产,主导产品钽丝占世界市场份额60%,钽粉占30%,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公司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通过“三个不低于”薪酬激励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多元激励机制,激发两千余名在岗职工的创新活力。30%的技术人才占比、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,累计斩获100多项国家、省部级科技进步奖,为“聚焦钽铌铍,行业引领国家保障;发展新材料,创新驱动做优做强”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支撑。企业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稳定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和谐的劳动关系,这正是工会工作融入中心、服务大局,助力地方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。工会通过维护职工权益、提升职工素质,间接为企业创新驱动、做优做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。
结语:
此次采风活动清晰勾勒出一条从“基础服务保障”到“权益维护赋能”再到“助力产业腾飞”的清晰脉络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通过打造智慧驿站、前置维权窗口、服务标杆企业,充分展现了工会组织在“服务职工、助力发展”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积极作为,为“聚焦工会服务 助力‘三区’建设”写下了坚实的注脚。